文章來源:黨建辦 圖/文: 徐望明 審核:曹龍輝 鄭聘龍
今年的10月17日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,也是第26個國際消除貧困日。為了為進一步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立足崗位做合格黨員”的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、體驗“精準扶貧”給貧困鄉(xiāng)村帶來的巨變,見證黨和政府為鄉(xiāng)親們扶真貧、真扶貧的實際效果,感受貧困山區(qū)基層黨員立足崗位、建設家鄉(xiāng)的奉獻精神,10月26日,益陽高級技工學校全體領導干部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120人赴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花垣排碧鄉(xiāng)十八洞村參觀學習。
該村轄4個自然寨,6個村民小組,225戶939人,地處海拔700米左右高寒山區(qū),冬長夏短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苗族風情濃郁,苗族原生態(tài)文化保存完好。
走到十八洞村梨子寨入口處,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刻著“精準扶貧”的石頭。2013年11月3日下午,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從這里走進梨子寨,與村民拉家常,話發(fā)展,作出了扶貧要“實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、精準扶貧”的重要指示。首次提出“精準扶貧”重要思想。在十八洞村,總書記還明確要求“不栽盆景,不搭風景”“不能搞特殊化,但不能沒有變化”,不僅要自身實現(xiàn)脫貧,還要探索“可復制、可推廣”的脫貧經驗。近五年來,十八洞村委及扶貧隊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,通過多種渠道脫貧致富,打造美麗鄉(xiāng)村。除了農家樂,有特長的村民還組織了苗繡合作社、養(yǎng)蜂合作社、著力發(fā)展獼猴桃產業(yè),十八洞村與當地一家農業(yè)企業(yè)合作,共同組建十八洞苗漢子果業(yè)有限公司,還想出了“11·3”工程,助推十八洞鄉(xiāng)村旅游發(fā)展,使全村人均年純收入由2013年的僅1688元,至2017年提高到人均年收入10180元。2017年11月,十八洞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。
2018年10月8日農業(yè)農村部擬將十八洞村推介為中國美麗休閑鄉(xiāng)村的村落。
全體人員在農民講解員的帶領下,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考察足跡,一邊參觀學習,一邊交流。在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“大姐”的石拔三家,同志們與石大姐熱情交談。當來到“巧媳婦”農家樂(即習近平總書記召集座談的龍德成家),所有前去參觀的黨員在黨旗下莊嚴宣誓,重溫入黨誓詞。
通過參觀取經,大家體驗了精準扶貧給十八洞村帶來了巨大變化,也深刻認識到:要讓貧困村民腰包鼓起來,就得有思想的轉變,扶貧要先扶志,消除“等靠要”的思想,要利用本地資源因地制宜勤勞致富。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(xiàn)脫貧,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,共產黨員責無旁貸。大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以更加昂揚的斗志、更加務實的作風爭做新時代合格黨員,為學校、社會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。
“可復制、可推廣”的扶貧經驗!十八洞村作為“精準扶貧”的首倡之地,在精準扶貧、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上走到了前列。我校是對口安化縣龍?zhí)拎l(xiāng)淘金村幫扶工作后盾單位,此前,學校領導干部多次深入該村,積極采取措施進行幫扶,通過這次參觀學習借鑒扶貧經驗,更有利于我校今后的扶貧工作的開展。在今后的精準扶貧道路上,校黨委帶領共產黨員會加倍努力!
羅校長與習近平稱為大姐的村民交流
重溫入黨誓詞